数据分析常见陷阱

   

一、一般情况分析

由于业务复杂度,数据多样,数据分析人员考虑不周等原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会有很多陷阱,为了在应用中进行规避,这里列举几个常见的问题。

1.错误理解相关关系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相关性,但并不意味着其存在因果关系,或者有可能二者的因果关系颠倒了,要避免此类问题,一方面需要深入理解业务,规避大部分错误;另一方面要分析是否由第三方变量同时引起两种变量的变化,找出其变化原因。

2.错误的比较对象数据分析中的结果或效果比较时,容易将不同样本集进行结果比较,比较对象不合理,其结果自然无效,结论便不能成立,这类问题很常见。例如,调查发现部队军人的死亡率要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分析人员没有对城市居民中的年龄等条件进行限制,二者并不具有同样的比较基础,所以其结论“参军很安全”自然也无法成立。

3.数据抽样在数据抽样时如果出现偏差,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所以采样时,需要考虑什么时候进行采样,如何随机进行等,即按照什么标准来保证其子集能够代表全部样本,特别在分类问题中,目标类别的比例如果在采样时失去平衡,将直接影响分类结果。

4.忽略或关注极值有些时候,极值点或异常点是需要关注的,如果忽视它们,将可能失去某类样本或丢失某项重要征,而如果在某些时候过于关注极值点,则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偏差,影响结论。如何处理需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判断,要分析这些极值点出现的原因,从而决定其去留。

5.相信巧合数据有些数据分析结果会使人感到有一种假象,即结果恰好印证了之前的某个判断或猜想,实际上,如果重新进行多次实验,就会发现这不过是某种巧合而已。这类问题一般容易出现在医疗或生物学科领域中,或者是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某种关联,可能是巧合。

6.数据未作归一化两个数据指标进行比较时,容易进行总数比较,而忽视比例的比较。例如,对比两个地区房价的增长情况,房屋单价同样涨1000元,上海可能涨幅只有2%,而对于太原,可能达到15%。忽视了总量对于指标的影响,必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7.忽视第三方数据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往往只盯着手上的数据,由于维度有限,很多结论或观点是无法进行验证的,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有必要搜集或使用爬虫获取更多种数据,使数据源更加丰富,这样也有利于比较分析,论证更加充分。

8.过度关心统计指标过于相信数据分析方法中的各项指标,就会忽视某些方法或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例如,处理分类问题时,如果类别比例非常不平衡,99%为负例,只有1%的正例,这种情况下,分类器一般不作分析,直接返回负例结果,准确率可以达到99%,但是实际并没有意义,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被指标欺骗。

    二、商业数据分析的陷阱   

在商业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分析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常见的陷阱:

1.数据来源不明确: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未能充分了解数据的来源,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数据的来源、收集方法和质量直接影响分析的可靠性。

2.数据质量问题:数据可能存在错误、缺失或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未能进行适当的数据清洗和预处理,这些问题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选择性偏见: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选择某些数据而忽视其他数据,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见。

4.过度解读数据:分析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预期或者观点对数据进行过度解读,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5.忽略数据的上下文:数据本身是静态的,只有结合具体的业务背景和市场环境,才能做出正确的解读和决策。

6.错误的统计方法:使用不当的统计方法或模型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例如忽略了数据的分布特性或者错误地应用了统计假设。

7.忽视潜在的变量:在分析中可能会忽视那些未被记录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从而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全面。

8.数据的时效性:使用过时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再适用于当前情况的结论。

9.隐私和伦理问题:在处理个人敏感数据时,未能遵守隐私保护和伦理标准,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和信誉损。

   三、一个商业数据分析失误及处理 方法

在商业数据挖掘中,数据分析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财务损失、品牌信誉受损以及战略决策错误。以下是一个关于数据分析失误的详细例子:

1.背景一家大型零售商决定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优化其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该公司希望通过分析顾客购买历史和行为模式来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库存控制和促销活动设计。

2.目标与动机这家零售商面临的挑战包括库存积压、错失销售机会以及促销活动的低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顾客行为,目的是:1预测销售趋势: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的深入分析,公司希望能够识别出特定产品或产品类别的购买模式,从而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2优化库存:通过更准确的销售预测,公司可以调整库存水平,避免过剩或缺货的情况,从而减少损失并提高客户满意度。3设计个性化促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购买历史和偏好设计更加个性化的促销活动,提高促销效果。

3.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公司收集了大量的顾客交易数据、会员信息、季节性销售数据以及促销活动记录。数据科学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不同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顾客购买行为的模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公司需要收集多种类型的数据:

交易数据:包括顾客的购买历史、购买时间、购买频率以及购买量。

顾客信息:包括顾客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居住地等人口统计信息。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类别、价格、促销历史等信息。

市场数据:包括季节性因素、经济指标、竞争对手活动等外部因素。

4.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科学家使用各种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这些数据,例如:

关联规则学习:用于发现不同商品之间的购买关系,如经常一起被购买的商品组合。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分析销售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

聚类分析:用于将顾客根据购买行为分成不同的群体,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促销活动。

5.实施与评估根据预测结果调整库存水平,确保高需求的产品充足供应,同时减少滞销产品的库存。

促销策略:设计针对特定顾客群体的个性化促销活动,提高促销的吸引力和转化率。

为了评估这些策略的效果,公司会监控关键性能指标(KPIs),如销售额、库存周转率和顾客满意度。如果结果不符合预期,公司将重新审视数据分析模型和策略,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6.分析失误

在分析过程中,数据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看似有价值的模式,例如某些产品组合经常一起被购买。基于这些发现,公司决定在特定时期推出捆绑促销,以增加销售额。然而,这些分析并未考虑到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经济波动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7.后果结果,当捆绑促销活动实施后,销售并没有预期的增长。事实上,某些产品的销量反而下降了。原因分析后发现,由于没有考虑市场饱和度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变化,捆绑促销的价格设置并不吸引人,而且促销活动的时间选择也没有考虑到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

8.纠正措施为了纠正这一失误,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重新审视数据分析过程:公司回顾了整个数据分析流程,识别出了忽视的关键外部因素和潜在的数据质量问题

引入多源数据:公司开始收集更多类型的数据,包括社交媒体情绪分析、经济指标和竞争对手动态,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市场环境。

改进模型和算法:数据科学家团队更新了他们的预测模型,引入了新的变量和算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实施A/B测试:在小规模上实施不同的销售策略,并通过A/B测试来评估哪些策略最有效。

增强决策者的数据素养:公司为管理层提供了关于数据分析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限制和潜在风险。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了一个机制,允许快速收集和分析促销活动的结果,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9.教训.这个例子展示了在商业数据挖掘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数据科学家也可能犯错。数据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等。此外,数据分析的结果应该是动态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以避免或减少由数据分析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修改: 2024年01月28日 星期日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