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二 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难点导读

学习任务二 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难点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经济新闻,也会经常听到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有谁知道这些经济信息意味着什么?这些政策会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是要让这个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因此,我们看到,政府不是在增加供给,就是在刺激需求。政府调控经济有三大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当经济太冷时,政府"踩油门”,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增加出口,让经济回升;当经济太热时,政府"踩刹车”,限制消费、减少投资,把过热的经济压下来。

        当你了解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学会了判断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分析了政府出台的政策,再面对大量经济信息时,你的思路就会清晰了许多;再面对自己的消费、投资和理财决策时,你的选择也会合理得多。

        我们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三大政策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二)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2. 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收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反之在经济繁荣时期,税收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等转移支付由于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在萧条时期会自动增加,在繁荣时期会自动减少,因而也起着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

        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3. 赤字财政政策

        现实中,许多国家都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赤字财政成为了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就因为: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债券卖给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筹资方法。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货币筹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称为债务筹资。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货币政策

        1.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2.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不属于需求管理,其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作为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根源的政策,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抵消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该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即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也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可以制止通货膨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