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三:成本与收益

重点难点导读

学习任务一 导言

重点难点导读

(一)基本概念:经济成本、收益、经济利润

厂商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由于利润等于收益与成本之差。因此,要想研究利润的最大化,要分析企业成本和收益。由于资源的稀缺,当厂商把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就放弃了这些资源的其他用途。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成本:一是厂商实际的支出,我们称之为会计成本;二是厂商因生产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为经济成本。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经济成本是经济利润。利用经济成本、收益、经济利润可以分析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倾其所有供孩子上大学,而有的父母却认为孩子与其上大学还不如尽早工作以开展职业生涯。

上大学是要花钱的,这就是上大学的成本。据统计,每位大学生在四年期间学费、书费等各种支出约为4万元。这种钱要实实在在地支出,称为会计成本。 但上大学的代价绝不仅是这种会计成本。为了上大学,要放弃工作的机会,放弃工作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果一个人不上大学去工作,每年可以得到2万元,这四年的机会成本就是8万元。上大学的代价应该是会计成本4万元与机会成本8万元,共计12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上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有更好的机会,以后会收入更多。如果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2万元,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共计收入84万元。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为3万元,从22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38年共计收入114万元。上大学的人一生总收入比没上大学的高出30万元。上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为12万元。30万元减去12万元为18万元。这就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所以,上大学是合适的。这就是每个人都想上大学的原因之一。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篮球天才的美国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打篮球,每年可收入200万美元。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美元。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了,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了!其实父母也在比较上大学的会计成本(显性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以及未来的收益确定上大学的经济利润的多少,如果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是负的,自然不会选择去上大学。

(二)理论解读:短期成本分析与长期成本分析

我们可以维拉女士的经历更好的理解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分析。维拉女士是某航空公司的股东,她坐本公司的飞机时发现120个座位的机舱内也就40 人左右。这一时间,她碰到了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对公司前途颇为忧虑,于是她去请教一位经济学家朋友杰里米是否把该公司股票抛出。杰里米的分析是从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区分开始的。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不是一般所说的时间长短概念,是指生产要素的变动性。在短期,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固定要素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如民航公司的飞机、工作人员等,无论飞机次数、乘客人数多少,这些生产要素是不变的。可变要素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如民航公司所用的汽油和其他随着飞行次数与乘客人数而变动的生产要素(乘客的食物等)。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飞行次数与乘客人多可以多买飞机多雇佣工作人员,难以经营可以买飞机或解雇工作人员,所以,无固定与可变生产要素之分。每个企业由于所用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多少不同,调整的难易程度不同,短期和长期的时间长度也不同。民航公司增加或减少飞机与专业人员都不容易,所以长期的时间会长一些。与此相应,长期中成本都可变,但短期中成本要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用于固定生产要素的支出是固定成本,用于可变要素的支出为可变成本。这两者之和为短期成本。分摊到每位顾客的成本为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航空公司和任何一个企业一样,从长期来看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有利润;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就会破产;只要收益与成本相等就可以维持下去。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关键时短期中航空公司能维持下去的条件是什么。当然,短期中也是考虑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但特别要注意的是,短期中用于固定要素的成本是不能变动的。所以,只要收益能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维持下去。只就是说,固定成本已经支出了,无可挽回,只要经营能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经营。或者换个说法,就每位乘客来说,只要票价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经营。经济学家把平均可变成本等于价格这一点称为停止营业点,意思是在这一点是经营和不经营一样,因为经营是能弥补可变成本,不经营无非不支出可变成本。但在这一点之上时,经营可以弥补一些固定成本, 经营仍然有利;在这一点以下,在这一点以下,无论如何也不能经营了。杰里米告诉维拉,她的公司仍在经营说明票价肯定高于(至少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公司买的飞机短期内无法卖出去,雇用的工作人员也不能解雇。即使不飞行,飞机折旧费和工资仍然要支付。经管乘客不多,但这些乘客带来的收益大于(或 等于)飞行时汽油及其他支出,就可以继续营业。比如说,如果飞行一次为成本 2 万美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 万美元,可变成本为1 万美元,只要机票为250 美元时,乘客大于(或者等于)40 人就可以飞行下去。如果乘客为40 人,运送 每位乘客的平均可变成本为 250 美元,票价为 250 美元,这是就是停止营业点。 如果顾客再多几个还可以弥补一些固定成本,那么,经营就更有利了。这就是说,当企业在经营状况不良时是否停止关键在于可变成本。可以不考虑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已经支出,可以说是覆水难收。应该采取的原则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只要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维持。当然这个原则只适用于短期。 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还要考虑总收益和总成本,或者价格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杰里米讲完这些道理,维拉明白了。她的公司乘客少是因为在淡季。这是只要能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经营下去,在旺季乘客多时就可以赚钱了。所以,她还是不要抛出公司股票,因为这个公司长期中平均来看业绩还是不错的。

(三)理论应用: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企业规模决策

厂商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由于利润等于收益与成本之差。因此,要想研究利润的最大化,只分析成本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收益。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在决定产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能增加多少收益,即边际收益(MR);另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即边际成本(MC)。 一般而言,当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换句话说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可以解释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经常坐飞机的人可以发现,有的航班满员,而另一些航班空座很多。当航班有空座时,民航公司总是以向乘客提供折扣机票的办法作为竞争的基本手段。民航公司的行为是理性的吗?我们可以用边际分析理论来回答这一问题。

从理论上说,短期内民航公司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飞机购置费(即购置飞机的贷款利息和折旧费)、乘务员工资、 检修费用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费用等等。这部分费用是必须支出的。可变成本主要由燃料和服务费(安检、 饮食、 清洁)构成,这部分费用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显然,就航空业而言,它的成本大部分是由固定成本构成的。在民航公司的一些航班空座很多的情况下,能否把机票的价格降低出售呢?边际分析告诉我们是可行的。因为根据边际分析法,决策不应当考虑全部成本,而应当考虑每增加一位乘客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而这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叫做边际成本。在这里,每增加一位乘客而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它只包括乘客的餐饮费和飞机因增加载荷而增加的燃料支出。而航空公司多卖一张票而增加的收入叫做边际收益,如果航空公司机票打折后每多卖一张票所增加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多卖客票就能增加公司的总利润。否则,如果机票没有灵活性,因为票价过高使一些航班座位空置,造成浪费,这对航空公司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