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一 导言

重点难点导读

学习任务一 导言

重点难点导读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稀缺性

要了解经济学,先要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永恒问题――稀缺性。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与自然资源。谁都知道,一个社会无论有多少资源,总是一个有限的量。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这就是说,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今的发达社会。当穷国政府为把有限的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方面而争论不休时,富国政府也为把收入用于国防还是社会福利发愁;当穷人为一日三餐担心时,富人正在考虑是打桥牌还是打高尔夫球。这些都是稀缺性不同的表现形式。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2.选择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正是要研究选择问题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选择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经济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家庭必须要考虑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去做什么,同时每个人又能得到什么,如早餐后是邀朋友去逛书店,还是上学校......每天你所遇到的这些需要抉择的问题,都是在让你进行资源分配的经济活动。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及谁该去做这些工作。

3.机会成本

作出选择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所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做出决策的机会成本。也可以说是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实际代价。例如,你现在选择上大学,就放弃了四年工作所得到的收入,为上大学放弃的工作收入就是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注意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比如,修建高尔夫球场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一定量粮食,但并不是实际支出了或损失了多少粮食。

[案例研究]

上网聊天的经济学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中,上网聊天已经成为我们中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状况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尤其普遍。根据统计,平均每个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达到2小时,这大概相当于我们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的15左右。并且有调查表明,平常平均每人每天的上网时间3小时左右,而在考试期间,上网的时间会明显减少,每天不足1小时。另外一项调查表明,由于电脑显示器的强电磁波辐射,经常上网的同学得眼病的比率比不经常上网的同学要高出5个百分点,并且许多喜欢上网的学生放弃了大部分户外的娱乐活动,导致他们身体的发病率上升,身体素质下降。由于上网聊天和打游戏,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也明显减少。

我们并不想对上述现象中的统计来源进行辩论,我们感兴趣的是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首先,我们一天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时间这种资源是稀缺的,我们何尝不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在网上聊天或玩玩游戏,但我们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其次,时间的相对有限性迫使我们选择。或许我们在网上玩得兴起时可以不考虑时间,但从网上退出之后却往往会有一丝悔意,因为我们感觉到还有其他事情没有做。所以说,上网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或许因为你能使用公共的校园网络资源而变得不很明显,但上网挤占了你学习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确是不争的事实,此外上网也会对眼睛造成损害,上网造成了锻炼时间减少、身体素质下降等,这些都构成了上网的机会成本。第三,机会成本与选择所获得收益之间的比较是你决策的依据。的确,上网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这是收益,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上网的机会成本。你在不断地调整你的上网时间,以便获得一种最佳组合,考试前上网时间缩短就是例证。经济学无非是将你的选择表述出来而已。

4.生产可能性曲线

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假定一个社会用全部资源生产两种物品:粮食和棉花。如果只生产粮食可以生产15万吨,只生产棉花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粮食和棉花的不同数量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粮食与棉花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1

表1-1 生产可能性表

可能性

棉花(万吨)

粮食(万吨)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根据表11,我们可以作出图11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这种欲望的粮食与棉花也应该是无限的。但由于资源有限,这个社会不能生产无限的粮食与棉花。这就表明社会存在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是无法实现的产量组合,这就表明稀缺性的存在。

在存在稀缺性的情况下,人们必须作出生产多少粮食和棉花的决策。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人们所作出的选择。

在资源既定时,多生产一吨棉花就要少生产若干吨粮食,或者说为了多得到一吨棉花就要放弃若干吨粮食。所放弃的若干吨粮食正是得到一吨棉花的机会成本。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资源的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微观一词是"的意思。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即研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或一个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如一个消费者用什么价格购买商品?一个企业生产多少商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产品定什么价格消费者满意,生产者也满意?你提供劳动,应得到多少工资?付出资本,应得到多少利息?怎样分配既能保证公平,又能使效率提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消费者都是为了取得最大化行为。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家庭为了追求收入的最大化;消费者为了实现满足的最大化。如果实现了这多方面的最大化,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配置。因此,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在追求最大化行为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无形的手”----价格。价格调节需求、调节供给,调节的最后结果是使市场达到了均衡。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资源的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宏观一词是"的意思。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即研究为什么失业人数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为什么物价水平时而高,时而又低?为什么有的国家要出口石油,进口汽车?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政府所用的理论指导正确、政策手段合理,那么整个社会资源就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就会提高。因此,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问题。

在追求经济总量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上述所有的问题都表现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人的高低。因此,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两者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区别的,前者侧重于个体和个量,而后者则重于整体和总量。尽管如此,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像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总量(森林) 是由个量(树木)集合而成的。例如,一个国家一年的GDP的总量指标是由单个经济单位的个体数字组成的,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失业人数也是由单个经济单位失业人数组成的,所以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是分不开的。不明白个体,就无法知道整体,同样,不明白整体也难彻底了解个体,更无法解决个体问题。

(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对价值判断的态度不同

正如前面所讲的,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的科学,如何进行选择与利用,可以用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具有两个特征:其一,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其二,它的论述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它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实证方法对事物不进行好与坏的判断。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其一,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提出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二,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举一例子。现在,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非常关心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这两个数字。前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数字的统计归纳过程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如果对某些数据有怀疑还可以重新检验。具体数字是客观的,统计过程中只回答"是什么。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确定一个反映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就应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后者,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经济增长率提高是好事;有人认为经济增长率提高太快是坏事,应停止经济的过快增长。这些都是主观的好坏判断,无法检验。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看到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是有区别的,但也不难发现二者也有联系。实证分析数字结果,为国家制定和选择适度的经济增长政策提供了依据,而适合的政策环境又是达到和保障经济数量指标的保证。因此,实证方法是规范方法的基础,而实证方法又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也就是说,一些具体的定量分析属于实证分析。高层次的、定性的、带有决策分析的问题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

[案例研究]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当前人们议论较多的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经济学家可以用实证方法或规范方法来研究这同一个问题,但分析的角度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收入分配包括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收入分配与造成这种分配状况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对这种收入分配现状的看法与评价,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这两个问题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我们用实证方法研究收入分配时要认识其本身的规律。这时我们排斥价值判断,即不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只研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与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研究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得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同方向变动的结论。这一结论可以根据统计资料或其他有关证据来证明。如果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它就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有什么看法,都不影响这一结论。这时的研究就与自然科学一样,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中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这也是研究一切科学的实证方法。

我们用规范方法研究收入分配时要判断哪一种收入分配状况是理想的,或者说收入应该如何分配。这时我们要把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前提――是效率优先,还是平等优先,是强调过程的公平,还是强调结果的公平。由于所依据的价值判断不同,规范方法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如果强调效率优先,就会得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一件好事的结论;如果强调平等优先,就会得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一件坏事的结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本身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哪种结论正确没有客观标准,也没法进行验证,永远也不会得出客观而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