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说明
站点: | 广开网络教学平台 |
课程: | 经济学基础 |
图书: | 课程说明 |
打印: | 访客用户 |
日期: | 2025年04月3日 星期四 09:59 |
1. 课程性质

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根据最新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开发的一门课程。《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本门课程3学分,54学时。本课程适合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欢迎任何有兴趣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人士选读。
本课程网上两次实时教学活动由各教学点辅导教师组织开展并评分,辅导教师评分截止时间为:12月25日23:00
其他形成性考核由计算机自动评阅,具体见考核说明。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截止时间为:12月19日23:00
2. 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说明
课程内容简介
《经济学基础》课程不仅仅回答现实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本课程适用于开放大学专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本课程是从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改革需要出发,以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理论最新内容,用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为主要特色,是一种"讲、读、研、用、练”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分成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供给与需求、均衡价格、弹性价格与收益、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厂商均衡、成本与收益、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与社会分配、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及其决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理论和对外经济政策等。
3. 课程目标

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学会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人文素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形成对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养成对经济问题的敏感性。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4. 课程单元

课程说明
课程单元
(一)课程单元
本课程共有五个"课程单元”,具体如下:
单元一:经济总论
单元二:企业决策
单元三:市场经济
单元四:国家实力提升
单元五:宏观调控制
(二)单元目标
上述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共同构成课程的总目标。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课程单元说明表
序号 |
课程单元 |
学习任务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实操或讨论安排 |
常规学习时间 |
1 |
经济总论 |
了解经济学的含义; 熟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能理解与应用经济学的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 |
实操讨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6 |
|
学习任务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
了解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的因素; 熟悉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 |
能运用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进行微观经济市场分析。 |
实操训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某一产品市场进行调研,说明供给和需求对这一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并分析其市场走势。 |
12 |
||
了解需求弹性的分类; 熟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决定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理解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关系。 |
能理解并分析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关系。 |
实操训练:(1) 需求富有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找现实中的例子进行运算,并加以分析说明。 (2)需求缺乏弹性(Ed <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找现实中的例子进行运算,并加以分析说明。 |
6 |
|||
2 |
企业决策 |
学习任务1消费者行为理论 |
了解效用和边际效用; 熟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 理解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
能用图形说明和分析消费行为均衡;能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
实操训练:参观各大商场,了解各大商场是如何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原理促进销售。 |
8 |
学习任务2生产者行为 |
了解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以及规模经济的概念; 熟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理解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能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定规模经济; 能运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能掌握生产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
实操训练: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多采用资本密集型方式生产,发展中国家多采用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试运用本章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
8 |
||
学习任务3成本与收益 |
了解机会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含义; 熟悉短期成本及其分类、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理解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利润最大化原则。 |
能运用机会成本的知识分析厂商的经营决策,确定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 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企业规模决策。 |
实操训练:假如学校的超市很赚钱,你作为投资者是要将其营业面积扩大几倍,员工也成倍地增加呢?还是维持现有的规模呢? |
8 |
||
3 |
市场经济 |
学习任务1市场结构 |
了解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和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熟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垄断市场的均衡。 |
能确定不同类型市场上的企业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能解释不同类型市场上企业做出的各种生产经营决策。 |
实操训练:选一家熟悉的公司,阐述它如何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塑造出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征? |
10 |
学习任务2收入分配 |
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熟悉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理论,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理解社会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的目标。 |
能运用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运用社会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经济问题。 |
实操训练:收集我国近年的基尼系数值,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和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
8 |
||
学习任务3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了解政府失灵和信息不对称; 熟悉影响市场失灵的各种因素; 理解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
能对影响市场失灵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能分析政府干预措施背景与效果。 |
实操讨论:上游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给下游渔民造成了15000元的损失。如果双方谈判的成本是每方承担5000元,界定产权对该问题的解决是否有效?若成本是每方承担20000元呢? |
6 |
||
4 |
国家实力提升 |
学习任务1国民收入核算 |
了解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评析; 熟悉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指标及其关系。 |
能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能区别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运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指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
实操训练:收集和了解绿色GDP的有关资料和我国绿色GDP计划的进展情况,并对我国绿色GDP进行评论和提出实施建议。 |
5 |
学习任务2国民收入决定及其模型 |
熟悉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乘数原理; 理解IS-LM模型工具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变动分析; 理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
能运用IS-LM模型工具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变动进行分析; 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
实操训练:利用网络查询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8 |
||
学习任务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 熟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模型; 理解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 |
能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 能识别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利用经济周期指导投资决策。 |
实操训练: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内有代表性企业的经营状况,结合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 |
5 |
||
5 |
宏观调控 |
学习任务1失业与通货膨胀 |
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熟悉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 |
能认识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能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 |
实操训练:上网查阅最近一年我国的失业率、CPI和PPI的月度数据,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
6 |
学习任务2宏观经济政策 |
了解财政政策的主要思想; 熟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理解供给管理政策。 |
能分析财政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措施与效果; 能分析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措施与效果。 |
实操训练: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调研,调研题为"我国就业状况与政策建议”。 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写也调研报告,同时提出促进就业政策建议。 |
6 |
||
学习任务3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
了解对外经济政策及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理解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
能运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学说对贸易情况进行分析; 能分析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实操训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深入外贸企业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为其中的一家外贸企业拟定一个产品出口贸易方案,提供给该外贸企业参考。 |
6 |
5. 课程特色

课程说明
课程特色
(一)本门课程内容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新理念,课程设计注重"网络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主”的特征。教材和网络课程资源内容通俗易懂,方便自学。理论阐述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实用性较强的案例,帮助学习者消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我们从实际出发探讨经济理论,重点放在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上,语言深入浅出,努力把深奥的经济学理论通俗易懂地介绍给读者。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案例、图形、表格、实例等说明问题,同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了大量的小常识和小故事以"相关链接”的方式,引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读者于不知不觉之中,迅速深入到理论的核心部分。文字论述深入浅出,数学解释简明扼要,从而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
(三)采用新颖的课程编写体例,设计若干工具性栏目,如趣味阅读、 相关链接、案例研究、增值阅读、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实践与操作等,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色: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最大限度的精炼,利用各种工具性栏目加强对经济学理论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力图反映当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吸收和反映本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概念准确,简明扼要。
(四)课程内容特别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本课程教材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每章内容均由案例导入,课程配置大量实用性很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技巧。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教材每章都配置了实操性很强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网络教学活动也十分注重实操训练,网上学习活动包括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经济热点问题讨论、实际问题分析等等,帮助学习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难题。
6. 课程资源种类

课程说明
课程资源种类
(一) 文本教学资源
本课程主教材为刘文清、赖文燕主编的《经济学基础(第三版)》,2022年7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从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出发,以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理论最新内容,用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为主要特色,是一种"讲、读、研、用、练”一体化的教材。教材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共五篇十五章。教材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案例贴近学生,生动有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各章附有增值阅读、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实践与操作。以相关链接和案例研究的方式穿插与所介绍原理相关的案例和故事,以便扩展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 教学平台资源
与本教材同步建设的是本课程网络课程资源,本课程网络课程依据本教材内容建立,教材与网络课程内容相互补充,共同支撑学习者的学习。网络课程中的自主学习材料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一单元与教材中的"篇”相对应,课程单元是对教材内容的诠释和拓展,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剖析,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学会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本课程网络课程配套制作了9个系列微课视频(9个微课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比赛,全部获奖,六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并聘请高校教授录制了44讲系统教学视频。本门课程的网络资源还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学习指引、考核说明、教学团队等栏目,同时建立了"经济热点”"经济学经典”"案例库”"相关链接”等栏目,本网络课程建立了"测试题库”,学生通过网上测试、网上教学活动,合格后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参考书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原书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11年第2版.
[3]韩秀云.推开宏观之窗.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第3版.
[4]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淑云《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郑健壮.经济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17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保罗·海恩等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0]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戴维·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2] 童宏祥.经济学基础.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